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广东广州:建改床位2884张 守护失智老人

关爱多4个月前 (12-09)各地动态119062

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推动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代表建议办理见实效


“一人失智,全家失衡”,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认知障碍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关切和有关家庭亟须解决的问题。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马粤君等提出了《关于推动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的建议》,被列入2024年度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


11月28日至29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的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并对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办理该代表建议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


在重点督办建议提出前,全市养老机构符合条件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仅约500张,“老年认知障碍专业照护难”问题较为突出。


为回应群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市人大社会委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重点督办建议相关工作的要求,围绕代表建议办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督办工作,积极推动把代表重点建议办好、办实,着力推动广州市认知障碍老人专业照护服务从“够不够”向“好不好”转变。


通过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全市以专区的形式,创新性建设、改造并验收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884张,达到既定建设目标的131%。


目前,已入住1708名认知障碍老年人,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领衔代表马粤君对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形成督办“闭环”,让照护床位发挥最大效用


为增强监督实效,市人大社会委加强与建议领衔代表以及建议办理单位的沟通和联系,聚焦推动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专区化建设、提高床位实际使用率等问题开展研究和不定期调研。


6月13日,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等前往越秀区国投悦康美邸养老院实地调研,听取市政府所作的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及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部分养老机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亲属的意见建议,并对建议办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10月23日,市人大社会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等前往广州市第二老人院实地调研并听取市民政局的工作情况汇报,推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形成“闭环”。


为推动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如数建成,而且要发挥最大效用,市人大社会委听取和审议了市民政局关于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的建设、评估、验收和实际使用以及加强医养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四方面督办意见。


按照市人大社会委提出“建成一个,评估一个,验收一个,使用一个”的工作要求,推动全市专区床位建设工作均衡发展。


深化医养融合发展,专家服务下沉至基层,已经派出17名专家,走访调研全市44家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为社区(村)可疑痴呆患者提供科学诊断。有39家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持续提升患者及其家属使用医保的便利度。


市民政局专项安排市福彩公益金260万元开展“广州市养老服务人才提升”项目,今年已累计培训2023人次,其中培训家庭照护者400人次。将养老护理员纳入《广州企业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2024年)》,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补贴标准。


改善床位供应不足,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为改善全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料床位供应不足,养老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明显短板,重点建议提出了“制定照护床位建设标准、加强照护人员培训、深化医养结合、加强照护服务质量监管、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关爱”等五方面建议。


在市政府办公厅的支持下,民政部门牵头组织各会办单位大力推进,有效解决“失智”老人的机构专业照护问题,较好完成五方面办理目标。


制定完善床位(专区)建设标准,打造全国行业标杆。市民政局牵头研究制定的《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照护指南》经公开征求意见已报国家标委会,出台后将成为全国首个相关国家标准,同步开展广州市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建设规范》的编制工作。


加强照护人员培训,持续开展养老机构认知障碍专区建设专题培训、“广州市养老服务人才提升”项目。深入推进“南粤家政”工程,养老护理工种作为重点培训工种纳入首批项目制培训,今年1—8月全市共开展养老服务相关工种职业技能培训6609人次。全市具有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健康照护师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的机构达到28家,1.56万人次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认定证书。11所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照护相关专业。


深化医养结合,打造协同服务体系。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广州市老年脑健康管理试点项目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确将加强老年脑血管病和痴呆风险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作为具体任务。荔湾、白云、番禺、花都、增城等区先行试点,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认知功能筛查。


开展照护支持中心培育试点,打造患者家庭关爱网络。引入专业力量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中心培育试点工作,统筹打造7个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中心,全市培训认知障碍照护工作人员约500名,初步建立社区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将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从重度失能人员扩增至包括失智老年人等全体有照护需求的失能人员,提供41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及34项医疗护理服务,有效缓解患者家庭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逐步完成65岁以上常住人口认知功能筛查


为有效预防和减缓老年认知障碍发生,降低家庭与社会负担,市人大社会委将结合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银发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督促政府及相关单位加强老年认知障碍防治和照护工作。


近年来,广州市利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敬老月”等,在全市大力开展老年痴呆防治科普宣教以及义诊活动,但从筛查数据来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高危人群管理、转诊和干预服务明显不足。因此要大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科普宣教,提高公众对老年认知障碍防治知晓度,逐步完成对全市6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认知功能筛查,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制订分类管理与治疗方案。


目前,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专区床位基本能够满足养老机构内部原存量的认知障碍长者,但整体效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已具备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口碑的基础上,社会供需通道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拓宽。


来源:广州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389.html

分享给朋友:

“广东广州:建改床位2884张 守护失智老人” 的相关文章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警务人员向群众介绍网络反诈知识。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老年网民规模日益庞大,早起一睁眼就刷朋友圈,短视频一看就是几小时,熬到半夜两三点只为追剧……与此同时,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被诱导打赏等问题不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数字技术适...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落幕不久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电影《白日之下》获得了16项提名,最终荣获3项表演奖项。这部杂糅了香港4个真实社会事件的电影将香港养老的困境如实展现在了世人面前:80多位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仅有两名看护人员,逼仄的空间里,老人不仅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要经受看护人员的打骂和侮辱。电影故事...

温州市发布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发布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

近日,《温州市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要求,我市要将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坚持大健康理念、政府主导、预防先行、服务保障、医养结合、产业支撑等老年健康方面积极探索,为建立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机制提供“温...

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方案》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方案》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天津市民政局讯:一碗一筷、一羹一饭,养老助餐服务是老年群体关心的日常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本市近年来大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民生“食”事,让津城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这几天,此项服务迎来“升级版”,市民政局等11部门近日印发 《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

青海省民政厅等11部门出台方案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老年助餐服务

青海省民政厅等11部门出台方案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老年助餐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老年助餐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进全省老年助餐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近日,省民政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11家部门印发了《青海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设施建设、多元参与、服务质量、补贴支持、综合监管等五方面提出16条...

“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

“黑科技”打造智慧养老新场景

5月31日,一大批养老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推介会上亮相。老人在做出指定手势后如何触发报警?怎样通过摄像头自动在人员聚集场所标记处于摔倒等异常状态的人?推介会上,参会者纷纷亮出自己的助老“黑科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如何让老年人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