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内容

老年人也爱科技感 “60后”是消费主力军

关爱多10个月前 (06-06)各地动态374

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简称“老博会”)开展的2024年金芙蓉养老论坛上,“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开玩笑地介绍,这两年参加的讨论银发话题的活动,比过去六七年都多。随着国内第二波婴儿潮(1962至1971年出生)迎来退休,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经济、消费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当前,以亿为单位的老年人口,不再局限于简单养老,更多需求催生了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的银发经济。

在“老博会”现场,不少企业带来了新潮、充满科技感的产品。老年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科技?5月31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前去探访。

图一.png

老年人的科技消费都挺“潮”

今年的“老博会”展厅内,银灰色的装饰以及各类LED显示屏成为不少展商展厅的主基调,一眼就能感受到科技感。展厅内,有商家直接将房车开进了现场。记者了解到,该展商展示的房车,全车设置了语音唤醒服务,只要老人开口,就能帮助老人在旅途过程中烧热水、开空调、放音乐等。房车的入口和车内的使用空间,还特别考虑了人体工程学,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

老年人的辅具产品也在变得“新潮”。展会现场,一家国内企业就带来了各类助听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助听器具备蓝牙连接、耳机盒可充电、健康监护等功能,“一些老年人耳道经常潮湿、发炎,挂上骨导耳机可以让耳蜗更舒适。”一款针对老年人的专业全身垂直律动机也在吸引不少人前来尝试。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律动机发出的震动可以温和刺激全身每个部位,不会增加心肺负担,可以帮助老年人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

多家参展商还推出了养老智慧化系统。科技企业、养老机构、社区等系统互相交叉合作,如京东方智慧医养社区“锦城拾光”与成都京东方医院的结合,展现了医养融合的新模式;成都科创智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则带来了孝行通系统,现场就有AI智慧人可以回答养老相关问题;颐养通机构则打造了CCRC养老社区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颐养社区各板块业务全过程流程化管理。

从“适老化”到“消龄感”的消费趋势

马旗戟认为,目前国内老龄正面对不均衡、多样性、分层化的问题。针对50~60岁之间还没退休或刚退休较有活力的老人,他们的核心诉求是文旅,高频消费是旅游等;而带有慢性病,不影响生活的60~68岁老人,核心诉求是生活,高频消费场景在社区便利店、互联网电商;患有慢性病,对生活带来影响的68~77岁老人以及存在失能问题的77岁以上老人,核心诉求则在于健康、护理,高频消费场景在养老机构。

面对银发经济,不少专家都共同指出,刚进入退休行列的“60后”是消费主力军。这一代“新”老年人更熟悉互联网,更了解社会潮流,对老年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多元化,对健康、养老等服务以及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都有消费需求。

“国内老龄需求因为年龄层不同,所以必须通过创新改善供给。”马旗戟表示,目前科技赋能老龄化,包括老龄科技以及科技老龄化,前者事关幸福感,后者事关高质量和可持续性,都需要科技创新实现。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杨一帆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未来银发经济的趋势应是针对全年龄段群体、围绕完整的生命周期,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全面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而不再是将老年人与其他人群区隔开来。

老成都记忆成为现场亮点

今年的“老博会”,还有不少亮点,比如“老博会”年代记忆馆-烟火成都-客家赶场记忆暨客家赶场主题“龙门阵”活动。

活动现场,承办方通过怀旧风的装置布置,以及众多客家参展商带来的地道客家美食、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等商品,让参观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客家文化和习俗,深刻感受到“客家赶场”这一独特民俗的魅力。客家赶场在成都有近300年的历史,如今在成都市千年古刹龙潭寺旁,就有一个百年历史的龙潭客家老菜场,因市场规模和交易量大、且商家顾客90%以上均为客家人,被称作“东山五场”之首,是成都主城区里唯一且是人气最旺的客家赶场文化的集市。

龙潭客家老菜场客家赶场文化推广人程运奇介绍,在“老博会”上举办这样一场活动,是为了唤起更多老年人的回忆,让更多人来关心老成都人的共同记忆,“我至今还记得起小时候,乘着慢火车来龙潭赶场的场景。目前在成都三环边上,还保有我们上百年的客家老菜场,大家能感受到老成都、老客家的烟火气。”

程运奇认为,如今的老年服务正变得越来越先进和科技化,但物质背后,仍要关注到老年人情感层面的感受,像是传统集市,它们见证了老一辈酸甜苦辣的记忆。

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昌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245.html

分享给朋友:

“老年人也爱科技感 “60后”是消费主力军” 的相关文章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多元养老服务让银龄生活再现“芳华”

聚精会神构思图案,挥洒自如绘制底稿,指尖流转裁剪卡纸……日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东利社区,一场以“春”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创作之旅正在展开。“看,这是我剪的春字和谷雨节气图案。”社区居民张玲拿着自己的作品向东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展示。展示剪纸作品——春近年来,东营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为老年人上网安全保驾护航(“融”观中国)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警务人员向群众介绍网络反诈知识。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老年网民规模日益庞大,早起一睁眼就刷朋友圈,短视频一看就是几小时,熬到半夜两三点只为追剧……与此同时,老年人沉迷网络、轻信网络谣言、被诱导打赏等问题不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数字技术适...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港人瞄上“北上养老”

落幕不久的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电影《白日之下》获得了16项提名,最终荣获3项表演奖项。这部杂糅了香港4个真实社会事件的电影将香港养老的困境如实展现在了世人面前:80多位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仅有两名看护人员,逼仄的空间里,老人不仅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要经受看护人员的打骂和侮辱。电影故事...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期只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觉得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没有本质的不同。” 吴玉韶认为,“养老其实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服务的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69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6.1%,如何...

温州市发布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发布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

近日,《温州市建设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方案》要求,我市要将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坚持大健康理念、政府主导、预防先行、服务保障、医养结合、产业支撑等老年健康方面积极探索,为建立全国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机制提供“温...

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方案》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市民政局等11部门印发《方案》优化提升老年助餐服务

天津市民政局讯:一碗一筷、一羹一饭,养老助餐服务是老年群体关心的日常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本市近年来大力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民生“食”事,让津城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这几天,此项服务迎来“升级版”,市民政局等11部门近日印发 《关于深化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