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内容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运动

关爱多4个月前 (05-13)健康科普124

老年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生理性老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患者主要特征为血糖慢性升高,衰弱属于这一群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身体机能的衰老会加速机体应激功能减退,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率随之上升。

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使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压,减低高凝血症的危险等,同时优化神经传导功能,衰弱现象转变,躯体功能也会越来越好。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选择适合自己具体状况的运动方式,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运动习惯。

图一.png

日常运动训练内容

(一)有氧运动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健步走、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每次至少30分钟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有氧运动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起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的作用,心肺功能的改善能带动机体新陈代谢的改善,进而使患者的整体状态好转。

(二)室内训练运动

1、弹力带抗阻运动:上肢训练包括扩胸、侧平举、弯举,下肢训练包括半蹲、站姿腿外展、站姿腿屈伸。抗阻运动可以提升肌肉力量,增加肌肉的体积和耐力。

2、平衡训练:包括脚尖站立、脚跟站立、抬膝运动、单脚站立、脚尖对脚跟站立。平衡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跌倒情况的几率。

3、伸展训练:包括肩胛、上背部、股四头肌、小腿肌群的伸展。伸展训练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缓解运动后的疲劳感,一方面是减少由关节柔韧性不足引起的关节损伤。

室内训练的具体运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患者自行掌握制定。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主要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原地踏步4 个动作,每次5分钟即可,这样在运动过程中不会让自己受伤;运动以后要做好恢复整理运动,一般5—10分钟左右,以逐渐降低心率,并恢复至运动之前的状态,有利于防止运动损伤。

注意事项

(一)运动前

确定自己的血糖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无低血糖情况,无严重并发症方可运动。如果血糖水平明显超标或是存在较为剧烈的波动,暂时不可进行运动训练;另外,存在血压控制不佳、低血糖症、眼底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合并急性感染等情况,同样暂时不可进行运动训练。

(二)运动中

患者应选择餐后 1小时进行运动,坚决不可空腹运动。患者应注意感受自身的身体状态变化和心率变化,随时调整运动量,若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停止;如果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马上进食含糖食物;

不可选择阳光暴晒的时间段进行运动,以避免中暑;

不可选择寒冷的清晨进行运动,原因在于低温导致血管收缩,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浓雾尚未散去的时间段内也不可进行运动,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不利于身体健康。

(三)运动后

夏季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避免着凉,切不可立即进入到空调房内;冬季应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感冒。同时运动后应进行一次血糖监测,以了解自身运动强度与血糖水平之间的关联性,调整以后的运动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关爱多@行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zgs.cc/post/189.html

分享给朋友: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运动” 的相关文章

老年人睡得少,可能是一种疾病

老年人睡得少,可能是一种疾病

常言道,人到老,睡得少。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社区老年人群中47.2%存在睡眠障碍,这些人睡眠质量差,长期失眠,存在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专家表示,应关注老年人睡眠障碍问题。本期案例“我每天总是想很多,越想越睡不着,医生你说我该怎么办?”陈阿姨今年70岁,3个月前出现失眠,每天晚上躺...

关注口腔健康 品味老年幸福生活

关注口腔健康 品味老年幸福生活

  “老掉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很多人认为,到了一定的岁数,掉牙是一种自然规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若是认真保护牙齿,它们可以陪伴人的一生。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8020”计划,即80岁的老年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这是老年人口腔健...

断崖式衰老,咋办? 注意:延缓衰老,4件事很重要

断崖式衰老,咋办? 注意:延缓衰老,4件事很重要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严格地遵循着生命周期,从襁褓中的婴儿,慢慢地成长为一个身体健壮的成年人。但是过了身体发育的时期,就会慢慢地进入衰老期。如果说在40、50岁的时候,身体只是出现了少数衰老的迹象。那么到了60岁之后,就是断崖式的衰老。01  为什么60岁以后会出现“断崖...

跟随子女一起生活的“老漂族”心理健康需重视

跟随子女一起生活的“老漂族”心理健康需重视

近年来,一些老人为帮助远在他乡的子女带孩子而成为“老漂族”,其中不少人由于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心理问题。本市心理咨询师杨秀华提示,子女要高度关注“老漂族”心理健康,多花时间与老人沟通,表现出足够的包容和体谅,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老漂族”主要是指那些年龄在50-70岁,为了帮助子女...

认知症照护锦囊:揭秘“我想回家”背后深意,照护应对策略分享

认知症照护锦囊:揭秘“我想回家”背后深意,照护应对策略分享

在照顾认知症患者的过程中,照护者经常会遇到一个棘手情境,即患者频繁请求回家,即使他们其实就在自己的家中。本文将解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一)认知症患者的语言表达与真实意图间的差异认知症患者由于病情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退化,以至于不能准确传达自身需求。比如,当他们说出“我想...